8月30日,2019上海設計之都活動周(簡稱“上海設計周”)在上海展覽中心開幕。本屆上海設計周以“設計再出發”為主題,試圖打造一個融合設計與文化、藝術、科技、商業的跨界創造舞臺。主辦方希望,它不僅是一個展覽,更可以擁有自己的獨特性和差異性。
展覽現場
今年上海設計周已經步入第八個年頭,設計周始于2012年,“2010年時,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上海入選全球創意城市網絡‘設計之都’,上海設計周的誕生正式基于這樣的一個契機,”上海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何炯告訴澎湃新聞,“上海每年都有很多展會,我們希望設計周可以擁有自己的獨特性和差異性,它不只是一個展覽。”本屆設計周分為主場設計魔都展、跨界論壇、系列活動和設計365商業延伸四大版塊,試圖詮釋設計的新內涵和新價值,演繹設計從宏觀到細微,從創意概念到實際應用的方方面面;以及設計在生活改善、城市更新、生態保護等方面的各種可能,讓創意設計不斷打破原有的壁壘,用破界思維和跨界實踐去融合、嘗試與創造。
展覽現場一處花藝展臺
在主場的設計魔都展中,展覽中心的中央大廳被打造成一個以海作為主題的場景。在入口處,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PACC)融合竹、絲綢、染織繡等非遺技藝,創作了“海上絲路”沉浸式公共藝術裝置。北斗導航首次跨界藝術圈,推出融合導航系統、人工智能、3D打印和卡通IP的新作品“魔都星系”。將艱澀難懂的科技術語用藝術表達轉化為淺顯易懂的詮釋。“我們將整個中央大廳定義為‘城市魔海’,但又打破對原來海的定義,融合海的元素,創造出新的沉浸式的場景,”何炯對澎湃新聞說道,“我們將舞臺、公共空間、展會等各種功能整合在一起,讓參觀者過來能夠有一種沉浸式的體現,感受到科技和藝術通過再設計以后,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其實非常接近。希望讓大家看到,科技和藝術的結合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通過設計加以轉化,變得生動有趣,讓理性和感性的東西進行跨界的融合。”
仿生人形機器人
本次上海設計周試圖從不同的角度展現設計的介入如何讓藝術和科技更加接近生活。“設計和所有的行業領域都有關系,我們想要在設計周上傳遞‘設計+’的理念:在展會上,你能看到設計+民宿、美食、瓷器、美術館、AI、健康、非遺、時尚等等方方面面。”何炯向澎湃新聞表示。此外,在展覽現場,澎湃新聞看到不少邀請觀眾進行互動的藝術裝置。Wonderlabs是一家由設計師、程序員等組成的創意公司,他們在此次上海設計周上呈現了FACET 掠影互動裝置,這一作品由一系列鏡面排列而成,觀眾走近時,鏡面會發生不同程度的翻轉,從而反射出意想不到的形象。Wonderlabs表示,希望通過裝置讓人們在近距離觀察自己的同時思考自身復雜的本質。跬步用新媒體交互技術結合時尚設計帶來最新的產品“聲音銀行”和“感應首飾”,其中,“聲音銀行”分布于展廳的不同角落,觀眾能夠通過“電話”錄音,將自己的聲音儲存在卡片上。巨型“天使之翼”是一套集時尚產品、藝術裝置、行為藝術的動態作品。由70個不同尺寸的立體造型三角背包組裝而成。兩個翅膀造型中間可以讓觀眾拍照,據悉,這些造型包可在現場可進行義賣,隨著它們被不斷地買走,裝置會經歷逐漸減少消失的過程,以具有參與感的方式呈現時間流逝、人來人往以及物質交互的方式。
FACET 掠影互動裝置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上海設計周更多地介入到科技領域,擴展了工業設計部分的內容。“在往屆的設計周上,我們更多是關注設計與日常生活的聯系,而今年,我們在東館增加了一些工業設計,比如飛機、仿真機器人、汽車等等。讓大眾能夠在接觸到有溫度的內容的同時,感受到一些更‘重’一點的工業設計的魅力。”何炯告訴澎湃新聞。在西館,觀眾聚集在花藝、美食等攤位上購買商品,或是在各種互動裝置前一探究竟,相比之下,東館顯得安靜許多,那里展示著更多工業設計的成果,比如向觀眾進行介紹的仿生人形機器人、真實的私人飛機、來自上海汽車博物館的古董車等等。如果說結合非遺的展品呈現了設計與過去的聯系,那么這些工業設計無疑代表了設計在未來的諸多可能。